【2025年3月】簡介坐姿與座椅返回

作者:二級職業治療師 劉穎妍
良好坐姿的好處
服務使用者每天都會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或訓練,但由於身體肌能改變或其他原因,有部份服務使用者可能需要坐著進行這些活動,因此維持良好的坐姿對他們尤為重要。研究指出 (Eckmann & Stoddart, 2015),良好的坐姿可以帶來以下好處:
- 減少因不良坐姿導致內部器官受壓,從而影響呼吸和消化系統等;
- 預防長期坐姿不良引發的關節變形;
- 減少與不良坐姿相關的痛症;
- 預防皮膚問題,包括壓瘡;
- 提供足夠承托,讓身體四肢能夠伸展並進行各種活動;
- 有助專注日常活動。
坐姿及座椅評估
由於身體肌能較弱,或有先天性骨骼結構問題,部分服務使用者可能無法從一般標準的座椅中獲得足夠承托以維持坐姿。因此職業治療師會進行個人化需要評估,並提供具體建議,包括選配適合的座椅及相關配件。座椅評估包括:
- 使用者的背景資料(如身高、體型、病史,如脊髓側彎、腦性麻痺、寒背等);
- 現時的日常坐姿及整體肌能(如坐姿,包括身體不同部位的姿勢、軀幹及四肢肌力及伸展幅度等);
- 其他相關因素(如使用時的活動種類、環境、操作人員需求、財政預算、行為及情緒狀況等)。
座椅及配件選擇時的考慮
除了合適的座椅,職業治療師也會因應服務使用者的需要而建議其他配件,如坐墊、側墊、頭枕、分腿墊、腳踏及桌面板等。選擇配件的主要目標是確保使用者坐著時,達致以下效果:
- 軀幹可以保持身體的正中位置,讓四肢得以伸展,減少脊椎因坐姿不良造成的變形(圖1);
- 腰部能貼近椅背,承托脊椎,減低器官受壓或因不良坐姿引致的痛症;
- 手肘與桌面板、髖部、膝部與座椅、足踝與地面皆盡量成直角,使肩膀、頸部、膝部及雙腳得到承托,減低因承托不足的不適。
個案舉例
阿欣(化名)是一名患有嚴重智障的人士。由於身形嬌小及軀幹肌力較弱,當她使用院舍裡的標準高背椅時,有以下情況:
- 座椅高度過高和座深過深,導致她雙腳無法平放於地上(圖2);
- 扶手過高,增加肩膀的壓力;
- 椅背向後傾斜的角度過大,導致盤骨後傾,影響坐姿穩定性(圖3)。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職業治療師根據阿欣的需要為她訂製了一張高背椅,並搭配適當的配件(圖4)。新的座椅及配件具有以下特點:
- 合適的座椅深度和高度,確保她的髖部、膝部與座椅呈直角,雙腳可以平放地上,改善四肢及軀幹承托不足的問題;
- 訂製的桌面板,讓她的手肘能以90°平放,幫助軀幹保持正中位置;
- 使用分腿器,有效降低她因盤骨後傾而滑出座椅的風險。
經過職業治療師的評估及選擇合適的配件後,阿欣更能投入參與日常生活和訓練。
總結
良好的坐姿對服務使用者有顯著益處。然而,要改善個別使用者的坐姿,需要從詳細坐姿及需要評估開始,並從多方面去考慮選擇座椅及配件。希望本文章能幫助大家初步了認識坐姿與座椅。如遇疑問,請向職業治療師或其他相關專業查詢。
參考資料及延伸閱讀:
Carb, G. J. (2008). The Science of Sitting Made Simple: How to Look and Feel Better with Good Posture in Ten Easy Steps. Posture Press.
Crawford, S., Stinson, M., & Söderback, I. (2015). Management of 24-h-Body Positioning. 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Therapy Interventions (pp. 189–203).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https://doi.org/10.1007/978-3-319-08141-0_14
Eckmann, T., & Stoddart, D. (2015). The Power of Posture: a program to encourage optimal posture. Journal On Active Aging, 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