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發展

主要內容

【2024年10月】平衡面面觀(下)返回

作者:一級物理治療師 張志剛

 

《平衡面面觀(上)》解說了影響平衡力的6大元素中,涉及身體肌肉筋腱和感官的其中2個元素,本文會解說餘下4個涉及姿位反應和穩定性的4個元素。

 

  1. 預知性的姿位調整 (Anticipatory Postural Adjustment)

當我們轉換姿位,如由坐立至站立,或改變支撐平面,如由雙腳平排站立轉為單腳站立或前後腳站立,身體的重心和支撐點便會有所改變,故需要身體肌肉作出適時反應去協調和配合,如相關肌肉和身體部份未能協調或未能適時反應,便會影響相關動作的流暢性和平衡。

 

  1. 姿勢反應 (Postural Responses)

當身體面對突如其來的干擾時,如被推撞或意外絆倒外物,四肢和軀體會即時作出反應以保持平衡,儘量將重心保持在支撐平面內,避免跌倒,如上肢會作出保護性伸展,軀幹會儘量保持在中線上,避免傾側,下肢會作出踏步動作或髖關節和踝關節會作出屈曲反應 (圖1)。如果這些機制未能有效且適時運作,便會增加失平衡的風險。

 

  1. 動態步行穩定性 (Dynamic Gait Stability)

步行是一連串有節奏、有連續性和重覆性的動作,亦會因應情況改變速度、方向和步距,這需要身體能穩定地進行持續的重心轉移,故此若身體的關節未能有效活動,肌肉未有足夠力量和能適時的協調,以致影響步行的重心轉移,那麼步行期間失平衡的機會便會增加。

 

  1. 穩定限度 (Limit of Stability)

穩定限度是指當身體進行一些向不同方向伸展,遠離中線的動作,如向前伸拿物件時,身體能夠保持平衡的最遠距離。身體的重心與支撐平面是有相互關係,即重心位於支撐平面範圍內,平衡便會穩定,而重心越偏離支撐平面,失平衡的機會便越高 (圖2)。

 

平衡力不足成因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每個成因可能不是單獨發生的,而是一環扣一環的,例如下肢肌力不足可以影響涉及下肢的踏步、髖關節和踝關節的屈曲反應等的姿勢反應,故此當治療師經過評估,分析服務使用者平衡力不足的成因,便能定出相應的訓練計劃,從而能夠個人化跟進服務使用者訓練的進展,才能有效地及針對性改善平衡力。

 


資料及圖片來源:

  1. Shumway-Cook A, Wollacott M. Motor control: translating research to practice. Lippincott Williams and Wilkins, Philidelphia USA. 2016

  2. Mancini M, Nutt JG, Horak FB. How is balance controlled by the nervous system. Balance Dys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Nutt JG, Horak FB, eds. Academic Press/Elsevier. 2020:1-24

  3. https://www.semanticscholar.org/paper/Balance-recovery-of-ankle-strategy:-Using-knee-for-Ono-Sato/3cc017f80a6cc03fc4d2810bd49e1aab9cb8b108(圖一)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877065715000482(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