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發展

主要內容

【2021年8月】識揀適食 (二)返回

作者:言語治療師 林耀信

 

「適」- 適當處理

除了使用攪拌器或用鉸剪將食物處理至合適大小外,一些食物其實用常用餐具也 可以改變其本身的質地。舉例來說,表三內等級4和5的食物其實大致與表二一樣,可是經過簡單的處理後,一些本來不宜進食的食物現在也可以進食了。另外,家屬/照顧者都需要留意一些清水以外的飲品處理與平日在家中/院舍皆有不同。

 

Self Photos / Files - 識揀適食 (2)

表三:適當處理食物及飲品的例子

 

以上皆為一些例子作為參考,家屬/照顧者可以根據《識揀適食(一)》表一所列的準則利用其他方法處理,重點是「先檢測、再(由家屬/照顧者)試食」,確保質地合適後然後才給予家人/學員食用。

 

我應做甚

  • 平日出外用餐時,多嘗試根據餐類標準處理食物,熟能生巧,讓外遊時處理食物也得心應手
  • 每次處理好食物/飲品後,不要忘記「先檢測、再試食」,必要時要再處理食物質地
  • 多與言語治療師/其他家屬/照顧者分享或收集經驗
  • 將言語治療師的建議和收集的經驗都放在提示卡上,以備不時之需

 

「食」- 餵食策略

學會識別、揀選和掌握處理技巧固然重要,但學員/家人自行進食/需餵食時的策略也是不可或缺的。言語治療師通常都會按家人/學員的進食行為習慣、技巧及進食的姿態等等建議一些策略(例如:進食過快/每口份量太多時,家屬/照顧者需要將一份食物分流到小碗;或者是一些特別的餵食工具及姿勢等等)。這些策略都是確保家人/學員能安全地進食,減低哽塞風險,所以外遊也不忘要遵從言語治療師建議的策略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正確的嗆咳處理:很多時候,看見家人/學員進食時出現嗆咳便急於替其拍背或著其飲水。這都是常見的謬誤,反而有機會增加哽塞風險;正確做法應是:按需要協助清空口腔,讓家人/學員用力咳嗽,儘量咳出誤入氣管的食物或流質。

 

我應做甚

  • 出發前清楚了解家人/學員的進食/餵食策略和技巧;如有疑問,咨詢言語治療師意見
  • 同樣地,將技巧和策略記在提示卡上,提醒自己及同行照顧者如何執行策略
  • 如家人/學員有嗆咳切勿拍背和飲水應讓其用力咳出食物/飲品

 

作為服務殘疾人士的一員,我們相信只要清楚了解家人/學員的狀況,掌握不同的餐類質地(及其檢測方法)、適當地選擇,輔以適當的處理和餵食策略,殘疾人士仍然可以安全地享受各式美食。

 

原載於《無障遊世界》,基督教懷智服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