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

運動與健康返回

運動的益處 - 身體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方面  社交工作方面 

中等強度運動 運動種類 運動須知  運動注意事項  

 

太極養生操運動示範

*適合智障人士的運動

請按下列圖片觀看太極養生操片段:

Self Photos / Files - 5543

 

Self Photos / Files - P.43(1)

 

 

運動的益處

運動對身心各方面都有很大裨益,是保持身體健康不二法門。持續固定的中等強度運動最為有效,並能為身體帶來以下益處:

 

 

 

身體機能方面
  • 強化肌肉,肌肉的耐力及爆發力增強
  • 減低關節負擔及身體各種痛症
  • 減低骨質疏鬆的風險
  • 增加關節及肌肉的活動幅度和柔軟度,減低受傷和跌倒的風險
  • 有助增加肌肉彈性、強化骨骼和關節
  • 消耗多餘的卡路里,改善及維持理想身形,幫助控制食慾
  • 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
  • 減低患上各種慢性疾病例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
  • 減低患上各種癌症的風險
  • 增強身體抵抗力,減低患病的機會
  • 使睡眠質素更佳,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心理健康方面
  •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 幫助增加活動持久力,鍛鍊堅強意志,勇於面對挑戰
  • 幫助增加自信心,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 幫助鬆弛神經,清除讀書或工作帶來的精神壓力
  • 減少抑鬱和焦慮的情緒

 

 

 

社交方面
  • 令人有活力及精神,使學習及工作生活更有效率
  • 多參加集體運動有助擴闊社交圈子

 

 

 

何謂中等強度運動
  • 一般而言,中等強度運動指能將心率提升到心率儲備的40-60%或 3-6 METs 強度的運動。
  • 心率儲備40-60%的計算方法如下:

 

(最高心率-靜止心率) x 40-60% + 靜止心率
最高心率=220-年齡
靜止心率﹕安坐三至五分鐘才量度的心率

 

  • MET是一個人工作時的代謝率與休息時代謝率之間的比率。 一個MET相當於一個人靜坐時的消耗量,約為1千卡/千克/小時的卡路里。 中等強度的活動(3-6METs)即每小時可消耗3-6千卡/千克/小時的卡路里。

  • 中等強度的運動包括各種水上帶氧運動、球類運動、拉筋、跳舞、急步行、行山、行樓梯等。

  • 理想的運動密度為每天進行不少於30分鐘連續的中等強度運動。身體狀況因人而異,應按照個人能力作適當調節,將運動節數及時間慢慢加長。

 

 

 

運動種類

以鍛煉效果及效益來劃分,運動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1. 心肺耐力運動: 可加速血液循環,增強心肺功能,控制體重及減低患上慢性疾病及癌症的風險。可以每天持續進行30分鐘以上。游泳、行山、踩單車、緩步跑、行樓梯和跳舞等都是日常容易進行的心肺訓練運動。

  2. 肌肉鍛鍊運動: 可改善身體姿勢、減低關節負擔引起的痛楚、增強肌肉力量、減低受傷風險。肌肉鍛鍊運動類型比較廣泛,由器械運動、舉重、橡筋帶練力、踢沙包、掌上壓、紥馬至核心肌肉群訓練之運動如平板運動、健身球訓練等都屬肌力鍛煉運動。

    同一組肌肉的鍛煉運動不適宜每天進行,隔天或一星期做2-3次即可。使用之訓練重量要視乎以增加耐力還是力量為主,耐力鍛煉要求低負荷高重複次數,力量訓練則要求高負荷少重複次數。 要注意鍛煉時不可閉氣,應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

  3. 伸展運動: 可增強關節活動幅度及肌肉柔軟度,減低受傷機會,增強運動表現能力。 伸展運動一般為特定肌肉群組的伸展,瑜伽一類運動則是全身系統性的伸展運動。 伸展運動每週需進行不少於3次,若能每天進行效果更佳。 要注意鍛煉時要保持暢順呼吸,避免進行抽動或彈振的動作。伸展中的肌肉群要有承托且放鬆,有輕微拉扯感即可。

 



運動須知
1. 注意飲食:
避免於太飽、太餓及不應空肚做運動,特別緊記要吃早餐,以免體力不支。游泳前不要喝過多飲料,以免因嘔吐而哽噎。
2. 注意裝備:
穿著舒適和厚薄適中的運動衣服和鞋襪。選擇尺碼適合、鞋面柔軟、鞋底可防滑和減低震盪的運動鞋,帶備足夠的飲品以作補充。
3. 注意天氣:
應在空氣流通和溫度適中的環境下進行運動,注意天氣的轉變,在酷熱潮濕的中午應避免運動,而流汗後注意補充水份,以免中暑。
4. 熱身及伸展運動:
5至10分鐘的熱身及伸展運動,可減低受傷的機會。
5. 運動後的伸展運動:
運動後應作緩和的靜止前運動及重複伸展運動,使身體逐漸回復靜止的狀態。
6. 安全的場地:
運動時選擇適當和安全的場地,及以不妨礙別人為原則,並避免運動傷害。
7. 結伴運動
運動時最好能有朋友或家人一起進行,彼此照顧,彼此鼓勵,增加趣味性。

 

 

 

運動注意事項
1. 要了解自己的體質,選擇合適的運動,而且要量力而為,不要勉強做過份劇烈的運動。
2. 運動前要有完整的健康檢查,避免潛在的病情發作。患有急性病徵,例如發燒或劇痛,就不要勉強做運動。
3. 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關節炎等,請先向醫護人員查詢。
4. 運動時,如有左胸、左頸部、左臂酸痛或悶痛感覺時,應儘速請醫生診斷是否心臟有問題(有時因運動拉扯也會造成肋間疼痛);另外,如有頭暈、氣喘、心翳、作嘔、作悶或痛楚增加等情況,應立即停止,並接受身體檢查。
5. 從事較長時間的運動例如遠足,要不時補充水份,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保持自然呼吸,並要有適當的休息。
6. 應持之以恆,每週做3次或以上的運動,每次做20至30分鐘,可達到理想的鍛鍊效果。